2012年1月心理咨询服务数据动态
2012年1月份,浙江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专兼职咨询师共接待个体咨询43人次(男性21人,女性22人),比去年同期增长了7.5%。其中,本科生占总来访人次的58.1%,研究生占30.2%,教职工及家属占11.6%。其中,一般心理问题占总来访人次的79%,神经症、心境障碍、人格障碍等占到9.3%,其他占到11.6%。一般心理问题中,以学业、人际交往、个性与自我发展、恋爱情感及情绪方面的困扰为由,寻求帮助的个案较为集中,占总人次的67.4%。
02-16
2012
2012年1月份,浙江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专兼职咨询师共接待个体咨询43人次(男性21人,女性22人),比去年同期增长了7.5%。其中,本科生占总来访人次的58.1%,研究生占30.2%,教职工及家属占11.6%。其中,一般心理问题占总来访人次的79%,神经症、心境障碍、人格障碍等占到9.3%,其他占到11.6%。一般心理问题中,以学业、人际交往、个性与自我发展、恋爱情感及情绪方面的困扰为由,寻求帮助的个案较为集中,占总人次的67.4%。
01-09
2012
2011年12月份,浙江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专兼职咨询师共接待个体咨询216人次(男性110人,女性106人),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09.7%。其中,本科生占总来访人次的61%,研究生占28%,教职工及家属占11%。其中,一般心理问题占总来访人次的79%,神经症、心境障碍、人格障碍等占到14%,其他占到7%。一般心理问题中,以学业、人际交往、个性与自我发展、恋爱情感及情绪方面的困扰为由,寻求帮助的个案较为集中,占总人次的65.3%。
12-14
2011
12月12日晚,大学生心理健康宣传教育系列活动之“珍惜生命、感恩生活”团体训练活动在动科学院E122报告厅举行。本次团体训练活动由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龚惠香教授主持,动科学院党委副书记王建军、学院团委副书记陈卫以及2011级全体研究生和部分本科生参加了本次团体活动。龚惠香首先用“雨点变奏曲”的开场热身活动激起大家的兴趣,并启发大家联想。随后她以汶川地震为例引出第一部分的主题“珍惜生命”,几位同学主动跟大家分享了5.12地震的感想,并通过一封家书向大家讲述了感通生命、感格生命、感激生命的道理,她的循循善诱使在场的同学们认识到生命的可贵,领会了“珍惜生命”的意义;诗歌视频《珍惜生命》更是把现场气氛带入了一个高潮。活动第二部分的主题是“感恩生活”,龚老师结合自己和在场同学的经历启迪大家要少一些抱怨多一些感恩,珍惜和报答生命中爱自己和帮助过自己的人。最后,参加活动的老师和同学们一起表演了手语歌曲《感恩的心》。通过此次团体训练活动,同学们对生命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感悟,相信大家以后的生活,会因为多一些珍惜、多一份感恩,而多一些幸福。 动物科学学院2011年12月13日
12-08
2011
12月6日晚上,浙江大学2011年本科生心理委员培训班开班式及第一次培训讲座在紫金港校区临水报告厅举行。各学院(系)、学园推荐的本科生班级心理委员以及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指导的朋辈会心团体学员等参加了培训。学务处副处长陈君芳参加开班式并讲话。她谈到:浙江大学历来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2010年3月整合成立“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以来,心理健康教育各项工作又有了新的拓展和进步。培训和设立班级心理委员,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我校的心理委员培训工作,从2004年起步到今年,已经连续进行了8年,先后培训本科生班级心理委员3000余名,为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特别是危机预防与干预工作做出了贡献。心理委员拥有自己天然的优势,可以在朋辈心理援助和危机预防与干预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心理委员要发挥好作用,一是需要一颗爱心,关爱同学、乐于助人;二是需要专门的心理学知识技能,能识别和理解同学的心理问题,并能采取科学有效的应对策略。陈君芳对参加本次培训的心理委员们提出了几点希望:第一、心理委员不同于班长团支书等普通学生干部,心理委员的工作是带有心理学特色的专门化助人工作,所以心理委员们应该认真参加各节培训课,掌握心理卫生知识和朋辈心理辅导的基本技能,学会识别和处理简单的心理问题。二、希望心理委员们了解学校心理危机预警与干预体系的机构设置和工作流程,以便在实际工作中得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职能部门的指导和帮助,特别是在遇到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时,懂得及时与有关老师或专家联系,共同做好工作。三、希望心理委员多学习、多思考、多实践。五六次课的培训时间是有限的,老师能够传授的知识和技巧也是有限的,心理委员还应该加强课外的学习,不断丰富自己的心理学知识,真正成为合格的、优秀的心理委员。心理系杨宏飞教授为学员们做了《心理辅导漫谈》的培训讲座。杨宏飞的报告深入浅出、幽默生动,为同学们打开了非常广阔的心理学视野,是引导心理委员们进入心理学大门的第一课。本次心理委员培训班的课程由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的老师承担,相关培训讲座还有《朋辈心理咨询中的态度和技巧》、《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识别与应对》、《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策略》、《大学生班级心理辅导活动的设计与实践》等。通过本次培训学习,心理委员将对心理辅导的基本态度与技术、心理问题的识别与应对、心理危机的认识与干预、心理辅导活动的设计和实施等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为正确履行心理委员的工作职责提供指导和帮助。
12-05
2011
2011年11月份,浙江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专兼职咨询师共接待个体咨询198人次(男性105人,女性93人),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25%。其中,本科生占总来访人次的66%,研究生占27%,教职工及家属占7%。其中,一般心理问题占总来访人次的77%,神经症、心境障碍、人格障碍等占到16%,其他占到7%。一般心理问题中,以学业、人际交往、个性与自我发展、恋爱情感及情绪方面的困扰为由,寻求帮助的个案较为集中,占总人次的62.6%。
11-15
2011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是淳朴的男子对意中人的向往;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这是羞赧的女子对心上人的娇嗔。微妙的情愫,异样的心理,男生与女生之间的交往往往美好却带几分朦胧。2011年11月10日晚6点30分,浙江大学学生心理健康协会在小剧场B座311成功举办了“异”心一意——异性交往心理沙龙。活动开始之前,311室已经人满为患,人头攒动。在主持人进行活动介绍后,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李娟老师做了精彩发言,生动风趣地讲解了异性之间心理差异所造成的交往摩擦,分别向男生女生提出问题,让大家首先有所思。首先是“异性品质大拍卖”,全场分成若干组,在“拍卖师”的带领下,对异性的品质进行激烈抢拍。拍卖的结果表明了男女双方对异性品质需求差异,如男生希望女生具备温柔、乐观等品质,女生则希望男生具有责任心、自信进去等品质,这让大家颇有感触。针对这种的心理差异的辩论紧接着震撼全场。辩手分为男女两组,每组六人。男生组以“男生更关注异性的外表与感觉”首先发难。女生组不甘示弱,反驳了男生的观点,并围绕“责任心”阐释了女生对内在的重视。两组辩手之间针锋相对,并且与现场同学进行互动,李娟老师也在辩论中提出了建议和见解。之后是电影《恋爱通告》片段播放,大家又对异性交往之间的情感表达产生了热烈讨论。对于女生过于含蓄,男生不解风情等问题,在座的同学表达了自己的看法,李娟老师也进行了分析与讲解,分别讲述了男女生不同的情感需求。大家不仅对男女心理差异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能更好了解双方细腻的心思。最后,在分享了三个爱情故事后,本次沙龙活动在火热的气氛中圆满结束。青葱岁月,才子佳人,与君谈笑,与君歌唱,请君倾耳听我心。此次沙龙,让大家对异性交往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能让大家加深互相的理解,捕捉双方的心意,对未来有了更多的希冀与自信。愿青春韶华,启真湖畔,风景不老,故事不少。
11-11
2011
2011年10月,中心专兼职咨询师共接待个体咨询123人次。其中,本科生占总来访人次的74.0%,研究生占18.7%,教职工及家属占7.3%。本月来中心寻求咨询的问题类型分布如下:一般心理问题占总来访人次的76%,神经症、心境障碍、人格障碍等占到12%,其他问题占12%。其中,一般心理问题中,以学业、人际交往、个性与自我发展、恋爱情感及情绪方面的困扰为由,寻求帮助的个案较为集中,占总人次的63.4%。
11-01
2011
10月28日下午,由蓝田学园组织开展的蓝田学园2011级本科新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在紫金港校区进行。蓝田学园党总支副书记、学园副主任吴为进等8名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分别为新生做了八场次的入学适应心理辅导专题报告,重点为新生讲解了大学生入学适应常见问题和应对策略,心理疾病识别和应对,需要特别关心学生的识别和应对等内容,并向同学们介绍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服务设施和服务内容,以便有需要的同学可以主动预约心理咨询、主动寻求帮助。新生入学后面临着陌生的生活、学习和人际环境,也不可避免地面临着种种的丧失和困难,如何帮助新同学认识自己、认识环境,从而适应环境,使自己更好地发展成长,是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新生思政教育的重要内容。由求是学院各学园组织安排,由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协助落实讲课教师,共同组织开展新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这一项目从2009年开始实施,取得了很好的工作成效。 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 2011年10月31日
10-31
2011
为了提高全校专兼职咨询师的业务水平,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自成立以后就开始酝酿培训及案例督导工作,除了外聘专家讲座,中心还积极筹划由中心专职高级咨询师主持的面向我校专兼职咨询师的专业学习。9月30日(周五),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在中心会议室(小剧场200)进行了第一次专业学习,全体专职咨询师及部分兼职咨询师参加了本次学习。首先由高级咨询师祝一虹副教授做了题为“咨询师的素质及新咨询师的焦虑应对”的业务讲座。随后,朱婉儿教授和祝一虹副教授对上报咨询个案主持进行了督导,参与的老师都对个案提出了很多有意义的想法,个案汇报者表示收获颇多。结束时,参与的老师们共同商量确定了长期业务讲座的内容。10月28日(周五),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在中心会议室(小剧场200)进行了第二次学习,本次参加的老师人数有明显上升。业务讲座仍由高级咨询师祝一虹副教授主讲,题为:“认知治疗中的自动性思维识别”。个案督导由朱婉儿教授主持。学习在大家的热烈讨论中结束,大家都认为此次的学习深度都较第一次明显提高,受益匪浅,希望继续组织这样的学习。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在综合各方意见之后,将中心专业学习时间固定下来,定为每月的最后一个周五上午10:00-11:30,欢迎兼职咨询师积极参与,共同做好我校心理健康工作。 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2011年10月31日
10-24
2011
新学期已经过去了两个月,许多大一新生们还未适应大学生活,为了给同学们提供一个展现自己,解释迷惑的平台,10月20日晚6:30,浙大心理健康协会举办了主题为“且歌且笑且徐行”的心理沙龙,以帮助同学们解决心灵上的疑惑和刚进入大学的不适应等问题。这日傍晚下起了小雨,秋天的凉意渗透进了单薄的秋衣。但在小剧场B座311教室里,洋溢着温馨和欢乐的气氛,同学们围坐在一起,像多年未见的老朋友一般。这次心理沙龙,我们有幸邀请了丹青学园分团委副书记郑玲玲老师作为嘉宾,给我们讲述她的经历,为同学们解答疑惑。活动开始,首先播放了心协同学录制的新生困惑和学长解答的录音来引出今日的话题。新学期开始,新生们都会想家、或者是有关于学习、社团、人际关系等各方面的困惑。真实的录音引起了许多同学的共鸣。郑老师谈起她对社团活动和学习之间关系的建议,举了各种真实的例子,阐明其中利弊,引导性地给同学们一些建议和指导,给同学们深深的启发。之后,郑老师又分别谈到了人际关系、恋爱问题。她以一些身边的例子,让同学们懂得人际和谐的重要性,以及要有一个宽容、平和的心态。在谈到恋爱问题时,郑老师真诚地讲述恋爱的各种深刻道理,启发同学们:恋爱并不是一件简单而随便的事情,必须经过思考、负责任地恋爱。在郑老师指导和与同学们互动之后,心协呈现了一段精心排演的心理短剧。短剧取材于同学们的日常生活,涉及生活学习、寝室人际等各个方面,加入了很多日常生活的元素,演员们的表演自然而风趣,点燃了活动的现场气氛,同学们在欢笑中,卸下了心上的担子。短剧过后,会长李静与同学们分享了她的大学经历,并介绍了心协的情况,其中播放一段心协赴贵州支教的视频片段,孩子们淳朴的笑脸,让同学们真正看到了社团活动的丰富和意义。活动接近尾声,同学们纷纷交换自己带来的小礼物,把自己的快乐与别人分享,在一片轻松的气氛中,本次心理沙龙活动圆满的落下了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