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辅报名·第二期|“银”为有你,“杏”运遇见——银杏玫瑰心理美学体验团体
团辅报名·第二期|“银”为有你,“杏”运遇见——银杏玫瑰心理美学体验团体
10-21
2025
团辅报名·第二期|“银”为有你,“杏”运遇见——银杏玫瑰心理美学体验团体
10-21
2025
团辅报名·第三期|秋园浮生,叶语心程——落叶拼贴画心理美学体验团体
10-16
2025
人类天然具备亲近自然且从自然中获得身心恢复的能力。园艺提供了我们与土壤、植物接触的自然空间,也带来了心灵交流的机会。园艺心理训练对于个体的心理成长具有积极作用,参与项目的学生将有机会在园艺项目体验生命成长,在劳动中感受创造与美,在互动中建立关系和联结。一、项目简介该项目为本科生院通过的第二课堂项目认定第一课堂学分“心理类课程”项目(课程号:ADMN0709A),完整参与该项目并通过考核的学生,将获得0.5分的心理健康教育类课程一课学分(成绩记为“合格”,不计入均绩),以及0.5分的二课学分。二、指导教师心理中心专职心理咨询师 李 娟浙江大学园林研究所教师 周 泓三、报名对象及人数仅面向在校2024级本科生,18人四、项目开展时间2025年11月11日-12月30日,每周二下午16:00-17:30,连续8周,每次90分钟。五、项目开展地点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银泉学生服务中心三楼卉心空间(内平台)六、项目内容项目共包含8次园艺心理训练,园艺种植的部分包括不同植物种类的园艺实践,将包含种子种植与小苗分栽、修剪换盆、扦插移栽、多肉造型等。在心理团辅的部分将结合园艺实践进行自我探索和互动分享,促进身心状态的放松和心理素质的成长。七、报名注意事项:1. 你愿意接触泥土,投入劳动;愿意进行自我探索与互动交流。2. 你愿意投入稳定的时间和精力,持续参加8次园艺心理训练;并愿意接受相关的测试与访谈,相关结果可能会用于研究发表。3.该项目中的园艺心理训练免费,使用的园艺材料不收取费用,且在项目结束后可以挑选带走两盆植物。4. 报名方式:需在内网环境下使用统一身份认证登录我校心理服务系统;或者在心理中心主页右上方“服务预约快捷入口”登录。在心理服务系统左侧菜单栏点击“团体咨询”,你可以看到心理中心正在开放的团体列表,选择“2025冬学期卉心园艺与心理成长项目”后进入报名流程。请填写准确完备的个人信息后进入资料审核阶段。报名截止时间:2025年10月26日(周日)22:00。5. 审核与确定入组:老师将会对报名同学的信息进行审核,如果收到入组信息,请确认自己能否完整参与8次活动。6. 如有不明,可通过钉钉联系李娟老师(心理中心)或者发邮件至lijuan1104@zju.edu.cn进行询问。 欢迎同学们关注“卉心园艺与心理成长”项目,也欢迎你们有空时来卉心空间小憩,遇见花草,遇见你我。 党委学生工作部 共青团浙江大学委员会 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2025年10月16日
10-16
2025
团辅报名·第一期|花园拾秋,“签”动心弦——正念探秋之秋日心灵SPA
10-16
2025
温尼科特认为创造性体验是生命和全部生活的一个特点;罗杰斯认为创作过程一方面出现在个人行动中,另一方面出现在生活中的物质材料、事情、人或者环境当中;荣格认为象征是无意识过程变成有意识过程的途径。 艺术被看成是从无意识中释放自发意象的过程; 艺术材料让人们用一种可触摸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意识和无意识; 艺术创作过程促使内在的体验和感受浮现出来; 艺术作品能体现出那些难于言表、微妙、模凌两可的多重情感。在人工智能高速发展的时代,表达性艺术团体可以促进真实的情感流动,承载着AI无法复刻的个体生命故事与情绪共鸣;促进自我身心的整合,用手、用眼、用心去触碰,去体验,唤醒更深层的自我觉察和自我整合;可以促进人与人的在场联结,团体中眼神交汇、共同创作的默契,构建起超越算法的人际支持感受。来心理中心,让我们尝试以一种创造性的方式,去体会“心流”的状态,以自然而然的方式与他人连接!一、活动安排 “体验·创造·联结”表达性艺术团体是心理中心沙盘艺术室上线的一次性团体心理辅导,含沙盘、oh卡、绘画、粘土和自然元素等不同类型的表达性方式。团体均由从事心理工作的专业人员负责带领,具体开展时间请进入心理服务系统—心理素质训练—沙盘艺术模块查看,同学们可根据自己的空闲时间和感兴趣的表达性方式报名参加。带领者团体类型/名称 徐校(实习生)“沙中寻迹:沙盘与关系探索”一次单元沙盘游戏团体手指作画:用指尖探索自我一次单元团体韩露(实习生)“自然元素的心灵滋养旅程”一次单元团体手指作画:用指尖探索自我一次单元团体魏佳丽(签约咨询师)“欧卡解谜:寻找内心的宝藏”一次单元oh卡团体“自然元素的心灵滋养旅程”一次单元团体何鸿凌 (实习生)“纾压减压”一次单元黏土创意制作团体“自然元素的心灵滋养旅程”一次单元团体孔令怡 (实习生)黄亿帆(实习生)手指作画:用指尖探索自我一次单元团体郑依阳(实习生)“来一场与未知自己的奇遇吧”一次单元oh卡团体“纾压减压”一次单元黏土创意制作团体“自然元素的心灵滋养旅程”一次单元团体王宇涵(实习生)“欧卡故事会:讲述自己的内心世界”一次单元oh卡团体谢燕红(签约咨询师)“沙中寻迹:沙盘与关系探索”一次单元沙盘游戏团体 孙佳琪(签约咨询师)“纾压减压”一次单元黏土创意制作团体“潜意识探险队”一次单元oh卡团体“自然元素的心灵滋养旅程”一次单元团体 二、活动地点 浙江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紫金港校区银泉学生服务中心三楼)314沙盘艺术室三、面向对象 全体在校本科生、研究生四、活动介绍 1.沙盘团体: 沙盘游戏是运用沙子、沙盘及沙具等媒材进行非语言表达的一种心理辅导方式。在方寸沙盘中用手触摸沙子,唤醒内在体验,用沙具来表达自己,探索自我成长,并在团体中体验流动的能量,进行互动分享。 2.OH卡团体: OH卡是由一位在加拿大攻读人本心理学硕士的德国人Moritz Egetmeyer和一位墨西哥裔的艺术家Ely Raman共同研发,它由88张图卡和88张字卡共同组成。每一张卡片都承载着丰富的象征意义,等待着我们用自己的目光去解读,和自己的心灵发生碰撞,唤醒我们的记忆,引导我们去发现那些隐藏在日常琐事背后的真实感受。 3.黏土团体: 轻黏土具有柔软的触感、丰富的色彩与无限可塑性,它无需复杂技巧,指尖轻触即可塑形,其细腻质地能唤醒触觉记忆,触摸间既可感受到放松。在“塑造黏土”的过程中“重塑认知”,让压抑情绪找到“可视化”出口。 黏土团体不用担心是否有一双巧手,只需要依照内心的感受自由创作即可,黏土只是一种自我表达的媒介,一种工具,无外乎作品是否好看,重要的是能表达内心。 4. 绘画团体:一纸一笔一天地,在绘画过程中将粉彩棒上的粉末刮下来,落于纸上,用手指去涂抹和晕染,感受指尖的触动,唤醒内在的情绪和体验,带着这涌动而出的感受去创造属于你自己独特的绘画作品,这副作品或许承载着你丰富的情绪,也或许承载着你的内心图景,在未来的某一天,也或许能让你不自觉地想起这幅图画带给你的一份感动。 绘画团体不需要具备任何绘画基础和绘画技巧,过程中依照内心的感受自由作画。 5. 自然元素团体将自然元素中的树叶和果实引入团体心理辅导中,使用自然元素进行正念练习、艺术创作何表达,在这个独特的团体中,树叶那斑驳的色彩与灵动的形态,似大自然挥洒的画笔,勾起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共鸣。果实则如希望的象征,沉甸甸地承载着收获与满足。它宛如一场心灵的疗愈之旅,引领同学们重新审视自我,在自然的韵律中找回内心的宁静与平衡,使心灵在树叶的摇曳与果实的芬芳中绽放出绚烂的光彩。 五、报名方式校园网环境下使用统一身份认证登录心理服务系统,选择【心理素质训练】→【我要报名】→选择【心理训练项目】中的“沙盘艺术”→选择感兴趣的项目报名。填写好联系方式,点击提交即可。你将会收到预约成功的短信和邮件。沙盘艺术室团体项目纳入第二课堂管理,完成项目签到和反馈,经审核,每年最多可获得0.6二课分。欢迎同学们扫描下方“ZJU表达性艺术团体训练”钉钉群二维码,及时关注后续表达性艺术团体训练项目信息。 浙江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
10-13
2025
亲爱的同学: 你是否曾有过这样的时刻:l 明明和对方在对话,却感觉彼此活在不同的世界,无法真正理解对方的感受?l 在人群中感到孤单,渴望被看见、被听懂,却又不知如何敞开自己?l 在亲密关系或团队合作中,总觉得有堵无形的墙,难以达到真正的“心有灵犀”?l 面对冲突时,要么沉默压抑,要么情绪爆发,很难保持清醒?l 在某个瞬间,你和另一个人无需言语,就能心领神会,感受到一种深层的连接和共鸣,那种“我们在一起”的温暖和力量?这些不是“性格”的原因,而储藏与印刻在身体层面的习惯与模式。如果身体习惯了退缩、冻结、过度迎合——那在关系里,我们就很难真正做自己。 在这趟人际关系历程里,我们会经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以身体为主场确定自己的存在,一起探索三层路径:l 身体觉察:重新看见紧张、呼吸、退缩等最真实的信号,不带评判地感受内在状态;l 主体性:身体真的为自己站立,清晰感知自我需求,开始敢于行动和选择;l 边界感:学会说“不”,学会在互动中开放与保护自己,让关系更加自由而不失联结。这些实践让大家在身体中“扎根”,逐步建立一个稳定而真实的自我。 第二阶段:深化你与世界连接的方式,我们将一起进入一个全新起点——聚焦于我们,不仅仅是“我理解你”或“你理解我”的简单叠加,更不是“我消失在我们之中”,而是当两个“自我”都稳固,然后在相遇中生成“我们”。l 在关系中共同创造和共享的深刻体验:l 当我的呼吸与他人的节奏相互回应;l 当冲突出现,身体不再冻结或退缩,而能维持同在;l 当关系不是依附或隔离,而是一种动态的互动……这一次,通过具身练习与团体互动探索如何在差异与冲突中,依然保持连接;一起从“我”走向“我们”!一、团体时间每周三上午10:00-11:30,一共八周,团体期间遇到假期顺延。活动如期为:11月05日、11月12日、11月19日、11月26日、12月3日、12月10日、12月17日、12月24日。二、团体地点紫金港校区银泉学生服务中心心理中心303正念冥想室二、团体主题次数主题内容第一次关系的建立用身体去看见自己,看见成员第二次身体的唤醒正念行走打开身体的感知第三次支持在团体中获得支持的力量第四次竞争体验竞争的挫败、无力及创造性第五次反对既保持竞争的同时安全地说出反对第六次在关系中迷失用真实动作来展现关系的迷失,在迷失中寻回自身第七次合作重新整合所有关系中的成分,变成为自身的滋养与团体合作第八次分离时刻体验不同的分离形式:以攻击对方来完成分离、突然消失、厌倦、自然分离等,在分离中找回自己。 三、带领者介绍应姿注册心理师(X-22-130)西北师范大学实习督导师浙江大学心理咨询中心签约咨询师国际心理分析协会(IAAP)荣格心理分析师候选人刘艳浙江大学心理中心专职咨询师注册心理师(X-19-271)国际聚焦取向咨询师(FOT)。接受正念师资培训,正念冥想室负责人。四、报名信息招募成员:封闭小组,成员稳定,下限5人,上限10人。报名截止时间:2025年10月28日报名方式:请通过如下二维码报名 00001. 注意事项00002. 本团体性质为团体心理辅导,助心理成长和自我探索,不能替代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本团体以具身体验为主,有简单的身体动作。不是舞蹈,无需担心舞蹈基础与表现。团体过程需要着宽松服装,如有担心的身体状况,请询问医生判断是否适合参与。本课程作为心理中心正念冥想室心理素质项目,纳入第二课堂管理,全程参与即可申请获得第二课堂记点(根据《浙江大学本科生第二、三、四课堂学分管理办法》相关规定,参加心理素质训练项目,完成项目反馈,经校团委审核后,最多可获得0.6记点)。浙江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2025年10月13日
10-13
2025
你认识镜子里的自己吗?——当父母说“你该听话”,朋友说“你要合群”,社会说“你要成功”……那些翻涌的情绪、说不清的焦虑、深夜冒出的迷茫,是否也在问你:“我到底是谁?”“我想过怎样的生活?”这里没有标准答案,只有属于你的探索每周2个小时,给自己一个安全角落让画笔、颜料、沙具、黏土代替语言遇见那个最熟悉的陌生人——你自己当语言遇到瓶颈时,我们用非言语的媒介绕过理性防御,用八周时间带你触碰最真实的自我:■ 涂涂画画:用颜色和线条表达说不出口的感受■ 自由书写:抛开逻辑,让笔尖跟着真实情绪流动■ 艺术创作:搭建你的内心世界,看见隐藏的纠结■ 素材拼贴:从碎片化的图片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生活模样你将这样度过这8周第一周:破冰初识——用OH卡与姓名绘画开启自我表达,建立信任与联结第二周:情绪绘色——通过情绪涂鸦,看清喜怒哀乐后的真实需求第三周:墨迹启示——在看似随意的墨迹与色彩中,触碰潜藏的自我第四周:面具对话——绘制双面面具,拼合多面的自我,学习接纳复杂的内在第五周:家庭之树——绘制家庭树,从家庭脉络中理解自己是如何长成第六周:梦境信使——回忆并绘制梦境,探索潜意识信使带来的启示第七周:双人涂鸦——在九宫格涂鸦中看到自己的困局,寻找内心的答案第八周:未来拼贴——用拼贴与共绘,拼出未来的憧憬适合这样的你✓ 明明生活“正常”,却时常感到空虚✓内心有很多感受,却不知如何说出口✓在人群中感到孤独,渴望真实联结✓希望更了解自己,探索情绪与行为的根源 ✓愿意尝试用艺术的方式表达内在世界往期学生收获: “收获了很多和自己相处的机会和时间,了解自己的内心。以前一些关于自我的想法在我心中是模糊的,固定的自我沟通时间让我在日常的生活中更能了解自己情绪的来源,控制好自己情绪” “让我真正探索自己,认识自己,可以向同伴袒露心声” “感觉学到了很多东西的新玩法,简单的玩法也可以很开心很有意义,也可以带来内心的宁静和思考的感觉,帮助我学会去寻找内心属于自己的空间”团体带领者:邵瑾 心理中心专职心理教师,博士,讲师,中国心理学会临床心理学注册工作委员会注册心理师(X-20-79)。清华大学心理系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毕业,接受过系统的表达性艺术、心理动力学、叙事治疗、认知行为治疗、团体心理咨询等专业培训。田冰 心理中心签约心理咨询师,硕士毕业于伦敦大学学院 (UCL) 教育心理学专业。获得CPS中国心理学会注册系统咨询伦理认证(初阶、中阶)。于浙江大学心理与行为科学系完成一年心理咨询技术的理论和实践学习,并于浙江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完成一年半的实习和见习项目。参加过认知行为疗法(CBT) 、心智化疗法 (MBT) 、团体咨询与治疗、格式塔治疗、游戏治疗、一次单元心理咨询等专业培训。团体助教:姜杭钰 香港城市大学心理咨询专业硕士,浙江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实习咨询师。正在进行学院派项目两年长程培训,曾在南京脑科医院见习。孔令怡 爱丁堡大学心理咨询专业硕士,浙江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实习咨询师。已完成英国COSCA心理咨询协会人本主义和心理动力学方向咨询技能培训、获CPS注册系统咨询伦理认证(初级)。团体时间:10月23日-12月11日,每周四下午2点—4点或晚上6-8点(视报名情况),共8次,每次两个小时团体人数:10-16人团体地点:玉泉校区永谦学生活动中心108室报名须知:无需任何艺术基础,为保障团体效果,报名者需确保全程参与,超过1/3缺席的会取消参与团体资格。团体开始前将签订保密协议。注意事项:本团体辅导全程参与即可申请获得美育第二课堂记点(根据《浙江大学本科生第二、三、四课堂学分管理办法》相关规定,参加心理素质训练项目,完成项目反馈,经校团委审核后,最多可获得0.8记点)。本团体辅导作为心理中心沙盘艺术室心理素质项目纳入第二课堂管理。本团体性质为团体心理辅导,主要目标为心理成长和自我探索,不能替代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报名方式:扫描二维码进行报名,审核通过后会电话联系,若在团体开始前1天未收到电话,请关注后续活动!报名截止时间:10月20日晚24:00
10-13
2025
在生活中,你是否也曾感到:压力像无形的沙,不断累积,仿佛下一秒就要从指缝中溃散,让你感到疲惫与失控?那些焦虑与迷茫,如同散落一地的沙具,形态各异,却不知该如何安放、如何言说,最终只能沉默地压在心底?渴望一个安全的角落,可以暂时卸下“优秀”的铠甲,不必费力解释,只是静静地整理内心的山河?如果这些瞬间曾与你相遇,那么,请留步。欢迎你来报名参与我们「安放、对话、生长」——大学生压力应对效能提升六周团体沙盘小组。我们相信,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片需要被梳理的风景。有时,千言万语也显得苍白,而一双倾听的耳朵和一个安全的空间,比建议更为珍贵。现在,我们邀请你,踏入这片专属于你的“沙世界”。在这里,你无需任何艺术基础,沙盘与微缩沙具便是你的语言。这是一个超越言语的国度,你将通过双手的创造,让内在无形的压力、冲突与资源,在沙箱中得以具象化地安放。随后,在领导者的陪伴与团体的见证下,你将与自己沙盘中的意象展开一场安静的对话,聆听来自内心深处的声音,重新解读压力的意义,转化困顿的模式。这是一个始于安放、经由对话,最终导向内在力量生长的旅程。六周时间里,你将在一个安全、保密、不评判的团体容器中,一次次地触碰、梳理和重塑你的“压力版图”,学会与压力共处的新方式,让应对的根基愈发扎实,最终迎来内心的秩序与从容。一、团体时间与地点团体时间:自10月24日起至11月28日止,每周四下午16:00–17:30。团体地点:银泉学生服务中心314浙江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沙盘艺术。二、团体主题活动周次团体主题时间团体目标主题活动第一单元沙海初识10.23开展破冰和团体建设,建立团体安全感;营造良好的团体氛围;加深彼此了解,开启团体热身活动摸沙体验团体建设第二单元沙海聚力10.30了解沙盘工作的过程与基本原则;加深彼此的了解,增强团队的凝聚力摸沙觉察共创沙画体验分享第三单元沙海探秘11.6探索自我,帮助进行自我认知、表达情绪;进一步建立团队成员间的积极关系讲述我的沙盘故事制作我们的沙画体验分享第四单元沙海触礁11.13探索成长中的压力与困难,了解自己的主要压力源;提升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自我创造力压力评估创作主题沙盘压力应对第五单元沙海遨游11.20学习有效应对压力的方法;提高应对的灵活性;感受愉悦与放松释放压力创作主题沙盘体验分享第六单元沙海揭秘11.27发现自己和别人的优势,增强自信;相互赋能,结束团体优点大轰炸制作我们的沙画故事感恩与赋能三、招募对象本次“安放、对话、生长”六周团体沙盘小组面向全校在校本科生、研究生免费开放。如果你:正感受到学业、社交或未来带来的压力,渴望找到有效的应对方式;心中思绪万千,却难以用语言清晰表达,希望有一个安全的容器去安放与梳理;对探索自我内心世界怀有兴趣,愿意尝试非言语的方式与自己对话;希望在团体支持中,学习倾听与被倾听,在互动中照见更真实的自己;愿意给自己六周的时间,专注投入一场走向内在秩序的成长旅程。无需任何沙盘或心理学基础,我们相信,双手的创造比言语更接近潜意识。在这里,你只需带着一颗愿意探索的心,每一粒沙、每一个沙具,都会成为你表达与疗愈的媒介。我们期待与你一同,在沙的世界里,开启一场从安放、对话到内在生长的温柔旅程。四、师资团队团体带领者:张慧,浙江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专职咨询师,副教授,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首批注册心理咨询(XXZZ-2021-445)、团体沙盘游戏引导师、家庭教育指导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团体寄语:伴你同行,寻找内心的力量。团体助教:徐校,浙江大学应用心理硕士,浙江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实习咨询师。团体寄语:于沙中构建你的心境。在这里,让无形的压力得以安放,让纷扰的情绪被温柔看见。邀请你在沙砾的世界中来一场与自己的深度对话。陈雅慧,浙江大学应用心理硕士,浙江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见习咨询师。团体寄语:愿这个小小的沙盘,能安放我们心中无声的压力与情绪。很期待在这里见证大家用一沙一世界,来表达和梳理自己的内心。五、报名信息团体招募人数:本次团体将招募20人,名额有限,先到先得;团体成员固定,一旦报名,需要稳定出席参与团体。报名截止时间:2025年10月17日报名方式:请扫描下方二维码填写报名表。六、注意事项请确保能全程参与团体,完整参加团体后可获得二课分。本团体性质为团体心理辅导,主要目标为心理成长和自我探索,不能替代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浙江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2025年10月11日
10-13
2025
10-10
2025
2025“先行者——心理健康校园行”活动是由国家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防治中心举办、31个省市自治区超100所高校参与的全国性活动,浙江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联合三大学园和竺可桢学院共同组织同学们参加,活动主要通过开展慢跑运动打卡、科普答题打卡和特色主题活动等形式,倡导广大青年学生树立科学的健康观念,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强健身心,塑造积极阳光、勇毅坚韧的心理品质。活动面向浙江大学全体在校生,以心理委员为参与主体。31天打卡活动自10月15日开始,每人每天登录“先行者”小程序,进入“科普答题”模块完成打卡,与此同时,每人每天自主选用各类运动 APP,记录本人当日运动截图。参与打卡的同学还可以参与感悟红色经典、寻美传统文化、体会非遗传承三项特色活动,以及学习4次心理健康线上直播公开课。活动通知发布后,受到了同学们的广泛关注和欢迎,因活动仅限500人参与,按照报名时间先后,确定人选。点击以下链接查看结果:2025年第四届“先行者——心理健康校园行”报名成功公示名单.xlsx。期待参与活动的同学在31天打卡活动中收获丰硕的成果! 浙江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浙江大学心桥朋辈互助中心浙江大学常青藤心理服务团队2025年10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