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预约快捷入口

联系方式:88982525

值此清明,疗愈哀思

来源:浙江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 编辑: 发布时间:2024-04-08   12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清明节,又称踏青节、祭祖节等,它融合了清明这一节气的文化内涵,也融合了寒食节和上巳节的习俗,是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当它到来时,人们除了会踏青郊游,感受春天万物复苏的气息,也会回忆先人、祭祀祖先,并扫墓祭拜。生者与逝者,新生与死亡,在清明时交织。在这清明之际,让我们一同探寻如何疗愈哀思吧!

一、哀伤是什么?

 “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清明节与哀思的联系在千百年的时间内固化。哀思,或者说哀伤,在弗洛伊德看来是一种自然的、正常的情绪反应,当我们遭遇失去、离别或痛苦时,它就会涌现出来。

然而,哀伤不仅仅是一种情绪反应,它也是一个过程。在面对丧失时,人们通常会经历库伯勒-罗丝(Kubler-Ross)所提出的“哀伤的五个阶段”Five Stages of Grief):从一开始的否认Denial)“这不可能!”;到愤怒Anger)“凭什么发生在我身上!”;继而开始讨价还价Bargaining)“如果我没有这么做,ta是不是不会死?”;在这之后抑郁Depression)情绪席卷而来,看清协商中的“如果”永远只能是“如果”,逝者已然离去,不可复生;最终到达最后一个阶段,接受Acceptance),接受重要他人已经逝去的现实,思考如何能更好地背负哀思继续前行。

二、如何应对哀伤?

在人的一生中,或多或少都会经历需要面对哀伤的时刻,那么在这些时候我们该如何去做呢?清明节的存在又是否会给予我们面对哀伤的力量?我们可以借用哈佛大学的威廉·沃登(William Worden)教授在其《哀伤咨询与哀伤治疗》一书中提出的“哀伤的四个任务”去对这两个问题进行思考。沃登告诉我们,这四个任务并没有一定的顺序性,并且可以反复进行。人们通过来回完成这四项任务,治愈将会逐渐发生。

任务一、接受丧失的现实:通过这个任务,生者将直面并承认失去的现实,不再逃避或否认。当失去重要的人时,生者总会产生一种不真实感,沃登认为与生者进行关于丧失的讨论能帮助生者了解丧失的现实,以便朝着疗愈和成长迈进。就像当丧亲者认为亲人不可能去世了的时候,可以询问ta葬礼的经过,从而帮助ta从否认状态中走向接受现实。在清明时,一家人通常会一同前往先祖的坟墓或祠堂,向故去亲人表达对他们的思念,这给了全家一个公开谈论死亡的时机,从而促进人们接受亲人已去的现实。

任务二、处理哀伤带来的情绪:哀伤会带来压倒性的情绪,在这个任务中,生者要学会面对内心的各种情感,如悲伤、愤怒、失望、焦虑等,并寻找健康的方式来表达和处理这些情感。这些方式可以是找一个能够支持自己的倾听者,向ta进行倾诉,也可以是写日记,记录下自己情绪变化。需要知道的是,这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当内心的情绪被认真审视、接受和表达,才能得到疗愈。在清明节这个哀思与寄托并存的时刻,祭扫给了人们一个面对哀伤的机会,人们扫墓时自然的情感流露让沉积已久的情感有了一个出口。在跪拜悼念时,生者对于逝去亲人的情感可以自由表达,哀伤在家人之间流动,慰藉在情感表露后生发,孤独在纪念中消解。

任务三、适应逝者已矣的世界:生者在完成这个任务的过程中需要学着调整自我角色、环境和生活方式,以适应失去后的新现实。这包括去尝试做以前不熟悉的属于逝者的角色活动,比如说在清明时代替故去的长辈组织家人进行祭扫活动。通过适时的调整和重新定位,生者可以逐渐融入新的生活轨道,并找回生活的平衡与稳定。

任务四、在开始新生活的过程中找到与逝者的持久联结:这个任务所强调的是生者尝试着去建立新的关系,能够继续去爱,而不是困于与逝者的关系之中。与此同时,这并不意味着要忘记逝者,而是将逝者进行情感上的重新安置,这可以通过为逝者举办纪念活动等不同的方式来完成。清明节的祭扫活动就是一次对逝者的纪念。清明节从唐宋开始设立了扫墓假期,而自2008年起,清明节也成为了我国的法定节假日,在每年相对固定的时间(公历45日前后),生者对逝去的亲友进行扫墓祭拜,从而建立起持续的、规律的情感联结。除此之外,由于我国的清明节也是缅怀先烈的重要日子,这种对于逝者的联结是全国性的,个体的哀伤与群体的哀伤共振,孤独感被联结感和归属感替代。


三、何不出游?

      清明不仅有祭扫、追思的传统,也有踏青出游的习俗。在这仲春与暮春之交,万物复苏之际,我们不妨在祭扫之余走进大自然,让春天的勃勃生机重构我们对死亡的理解,赋予我们更多的生命力。“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古人在清明时竞相畅游苏堤,今朝杭城依旧优美如画,何不趁此清明,用生机盎然的美景给予自己心灵的疗愈?

清明时节,让我们以哀而不伤的心态缅怀过去,以正确的方式应对出现在生命中的哀伤时刻。愿清明节,带给大家心灵的慰藉与温暖。

参考文献:

Kübler-Ross, E. (1969). On Death and Dying (1st ed.). Routledge. https://doi.org/10.4324/9780203010495

Worden, J. W. (2009). Grief Counseling and Grief Therapy: A Handbook for the Mental Health Practitioner, Fourth Edition, Springer, N.Y.

Freud, S. (1922). Mourning and Melancholia. Journal of Nervous and Mental Disease, 56, 543-545.


作者简介:

徐溢灵,浙江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见习咨询师,爱丁堡大学心理咨询专业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