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预约快捷入口

联系方式:88982525

心理弹性:冲破逆境带来的魔咒

来源:浙江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 编辑: 发布时间:2021-12-01   581


当我们遭遇挫折,有的人会很难过、消沉,甚至一蹶不振,而有的人则能够在逆境中成长为更好的人。是要去感谢逆境带来的机会?还是有别的更重要的因素在发挥作用?


一、为什么会有人愈挫弥坚?


1955年,一个由儿科医生、心理学家、精神病医生、公共卫生和社工组成的研究团队在夏威夷考爱岛开始了一项前瞻性研究。研究者们调查了当年出生的698名婴儿的发育情况,并进行了长达40年的追踪研究。这些孩子中,有三分之一出生贫困,面临着家庭不和谐、父母酗酒或患有精神疾病的种种逆境。


在这些原生家庭问题重重的孩子中,有三分之二确实在成长中遇到了很多困难:10岁时,他们被称为“问题儿童”;18岁时他们更容易出现心理健康、犯罪或过早怀孕的问题。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仍有三分之一的孩子成长为了有能力、自信和爱心的年轻人。他们顺利度过了童年和青春期,在学校表现良好,并在家庭和社会中适应良好。比那些在青少年时期就出现问题的同龄人,他们更具教养、责任心和成就感,生活态度也更积极。


为何同样面对压力和困境,一些人会被击垮,而依然有另一些人会愈挫弥坚呢?研究者们在这些冲破了原生家庭的魔咒,不断克服生活中逆境的孩子们身上都发现了同一种高水平的心理特质——心理弹性resilience)。


二、什么是心理弹性?


心理弹性是人们面对心理时的压力“缓冲机制”。个体在压力情境中不是单一地表现出消极情绪变化,也会产生积极情绪反应,这些积极情绪反应可通过建构个人资源促进应对和适应过程,在面临压力时能够不被压倒、自我崩溃,能够像弹簧一样,承受压力,并从压力中恢复。


在心理学领域的研究中,研究者对心理弹性从不同的侧面进行了研究和界定。有的研究者认为心理弹性属于个体的一种能力或品质的特质;有的研究者认为心理弹性是受到严重威胁后获得良好的适应和发展的结果;还有的研究者将心理弹性看作个体和困境相互影响的动态发展变化过程。不管是哪一种定义,心理弹性都作为一种积极的因素,导向个体更佳的心理状态和更好的发展。


三、什么因素影响心理弹性?

那么,到底是什么因素影响着个体的心理弹性?心理弹性能够通过训练提高吗?心理弹性的影响因素可分为内部影响因素和外部影响因素。


内部影响因素包括个体的性别、年龄、人格特质、智力水平等,这些方面的个体差异都会导致心理弹性的差异。内在保护因素有:个体的智力机能(口头表达、发散性思维等)、人际吸引、社交能力、易相处的特性、自我效能感、自信、高自尊、积极信念等


外部影响因素包括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外部危险因素是由各种各样的压力和挑战所构成,其中有关系性的压力,如亲子关系、恋爱关系、同伴关系等,也有现实性的压力,如经济状况、学业、就业等。而外部保护因素,包括家庭的正面支持、良好的同伴关系、学校和社区的保护等。也正是因为个体的心理弹性受原生家庭教养、社会经历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通过后天的教育和训练来改变心理弹性自然充满了可操作性。


四、提高心理弹性的小Tips


提高心理弹性,主要措施是减少危险性因素和增加保护性因素。


1.觉察情绪,感到难受,就表达出来吧!

当我们遇到困境时,感到情绪痛苦是正常的反应;这时可以停下来看看这是一种怎样的情绪,它是如何产生的,有助于对我们的情绪进行调整。

有研究发现,难以表达自己的情绪会加剧逆境给人带来的负面影响,与之相对,情绪表达能够促进心理弹性,缓解逆境给个体带来的心理痛苦。将痛苦转化成语言本身也是整理情绪和想法的重要方式。


2. 接纳自我,提升自我效能感

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不需要持着完美主义或理想主义的态度对自己苛责。在那些做的还不错的事情中,发现自己所具备的优势和能力,也在挫折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并尝试提升或者接纳。当你随着经历的增加,解决问题的能力越来越强,你对自己或许也越来越具备确定感,对于未来可能遭遇的挑战就更加自信。


3. 发展安全的关系,主动寻求支持和帮助。

人作为社会性动物,从来都不是孤立无援的个体。无论是家人、好友还是恋人,他们的帮助和支持都会成为你在困境中得以不被压倒,并从压力中恢复的重要力量。如果关系中总是存在着批评和指责,也可以适当远离以保护自己,并且去用心发展那些可信赖的、安全的关系。

愿你在逆境中可以找到意义,重建社会网络,重新确定自我。


作者简介:

谭茹月,浙江大学心理与行为科学系硕士研究生,浙江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实习心理咨询师,接受心理中心丁汝楠老师的督导。



参考文献:

1. 席居哲 左志宏 WU Wei. (2012). 心理韧性研究诸进路. Xin Li Ke Xue Jin Zhan, 20(9), 1426-1447.

2. Werner, E. E. (1993). Risk, resilience, and recovery: Perspectives from the kauai longitudinal study. Development and Psychopathology, 5(4), 503- 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