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预约快捷入口

联系方式:88982525

“关系总让我感到心累”——了解依恋,让依恋滋养关系

来源:浙江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 编辑:国锐 发布时间:2021-03-18   607


A:“你好冷漠,是不是不爱我了?”

B:“你好粘人,要不我们还是分手吧”


这样的剧情之所以“狗血”,大概是因为它就真实的在生活中反复上演吧。不知你从这段对话中会看到了些什么,如果是心理学家Bowlby,他有可能会看到一个依恋焦虑者与一个依恋回避型者都在迫切地表达自己的需要,却求而不得的循环吧间的消极互动循环吧。


Bowlby1988)将“依恋”定义为人们与生活中特定对象间强烈的情感联系,这种行为系统是与生俱来的,激发着人类在需要的时候,去向那个重要的他人,寻求亲密感。


依恋行为在离别的时候体现得尤为明显,故而AinsworthBell1970)通过观察婴儿与母亲离别和重聚时的反应,将母婴依恋分为了四种类型:


安全型:母亲离开时表现出伤心,自己一个人时会回避陌生人,与母亲在一起时对陌生人表现友好。

焦虑-矛盾性:在母亲离开时表现出强烈的痛苦,极度害怕陌生人,当母亲回来后会亲近母亲但拒绝肢体接触

焦虑-回避型:母亲离开时几乎没有反应,独自与陌生人玩得很开心,几乎注意不到母亲是否回来。

紊乱型:没有特定规律,难以监控和预测,时而矛盾,时而回避。


婴儿一周岁的时候,大脑中就已经形成了一个几乎不可磨灭的对关系的思考模式,父母或其他看护者对待婴儿的方式塑造了这种思考模式(母亲在孩子体会到消极情绪时,越能敏感的察觉和回应,就越容易培养安全型依恋)。从进化的角度看,这是有道理的,因为婴儿需要早点弄清楚如何在当前的环境中生存下去。依恋模式会从婴儿时期一直延续到成人的伴侣与密友关系中。


Fraley等(2000)认为成人依恋类型可以通过两个维度来刻画——回避亲密焦虑被弃

如果这两个句子比较符合你的情况——“我发现我要去依赖别人很困难”、“和别人亲近使我感到有些不舒服”——那么你可能会偏向回避亲密较高的一边,反之较低。

如果这两个句子比较符合你的情况——“我担心Ta在真正了解我之后,就不会喜欢我了”、“当Ta不在眼前,我担心Ta会喜欢上别人”——那么你可能会偏向焦虑被弃较高的一边,反之较低。


在显而易见的言语表达背后,任何一种依恋类型的人,内在其实都有着对安全、支持性的关系的需要。在回避亲密上偏高的人,并不意味着不需要亲密关系,只是不知道如何亲密,或是希望通过回避,来保护想象中理想的亲密关系。而在焦虑被弃上偏高的人,并不意味着对亲密关系的需要是错的,只是在寻求满足的方式上有些不合理。

在关系初期,回避型依恋者与焦虑型依恋者常常相互吸引。尽管他们各自表现出回避或焦虑,但内心都深深的渴望着被爱,所以粘人的焦虑型会让回避型觉得异常可爱,而一直高冷的回避型偶尔表现出亲和会让焦虑型觉得异常满足。


但长此以往,焦虑型会嫌弃回避型给的远远不够,而回避型也会开始恐惧焦虑型的占有欲。焦虑型害怕被抛弃,想要把关系拉的更近;回避型害怕被吞噬,想要把关系推的的更远。回避型推的越远,焦虑型越想拉近;焦虑型拉的越近,回避型推的更远。拉大锯似的消极互动循环就此形成。



何以破解消极互动循环?

1.理解自己,理解对方

在消极互动循环躲开了我们的意识时,它的力量会更强大。好在现在你对依恋类型与消极互动循环有了一定的了解。明白发生了什么是至关重要的第一步。如果可以,试着跟对方分享自己的成长经历,解释自己何以这么想拉近/推远关系。当这一切都被说明后,消极互动循环就不再是一片不可知的混沌,你也多了一分主控权。


2.无用则试试别的

如果回避反而让对方更焦虑,如果焦虑反而让对方更回避,何不试试别的选择?要知道依恋类型只是一个模式,并不绝对存在于所有的互动过程中,只要付出一些耐心,总能够找到一些例外。

比如回避的你,可以试着想一想:“上次你主动亲近Ta是什么时候?当时是怎么做到的?现在需要些什么,你就能再次做到?”

比如焦虑的你,可以试着想一想“上次你安心的给予对方自由是什么时候?当时是怎么做到的?现在需要些什么,你就能再次做到?”

试着复制一下过去的不回避/不焦虑的经历,说不定会有一些新的收获。


3.迈向安全型依恋

虽然依恋类型在婴儿时期形成后趋于稳定,但在后续人际关系中还有修复与改变的机会。目前已经达成共识的是,多与安全型的人相处会更有利于依恋风格向安全的方向转变。如果你发现身边有安全型的人,不妨抓住机会多与Ta谈谈心,留心体会与Ta相处时的微妙体验。

除此以外,心理咨询是有助于建立安全的依恋关系,如果你发现仅仅倚靠自己无法抵抗消极互动循环的力量,不妨寻求专业的个体咨询或邀请对方共同参与伴侣咨询。

参考文献

Ainsworth, M. . (1970). Attachment, exploration, and separation: illustrated by the behavior of one-year-olds in a strange situation. Child Development,41(1), 49-67.

Bowlby, J. (1988). A secure base: Clinical applications of attachment theory. London: Routledge.

Fraley(2000)引自罗兰米勒. (2015). 亲密关系(5版).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苏珊·M·约翰逊. (2020). 依恋与情绪聚焦治疗.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作者:实习咨询师   国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