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预约快捷入口

联系方式:88982525

生命的意义,在于一次次看见自己

来源:浙江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 编辑: 发布时间:2021-03-11   580


生命意义是人类的永久话题,也是存在主义心理治疗最重要的主题之一。著名的存在主义心理学大师欧文·亚隆在他的书《妈妈及生命的意义》一开头,就动情地讲述了一个关于自己的生命与存在的故事。

作为现世最炙手可热的临床心理学家,在家庭生活中他和自己的初恋玛丽莲结婚并拥有了幸福美满的家庭,在职业道路中,他成为了一位卓越的心理医生、极为出色的畅销书作家。可即便如此,他依然在等待着妈妈的一句道歉、一次认可。他苦苦挣扎了很久,甚至直至他的妈妈去世,才终于在梦中和妈妈进行了一场对话,在梦里,他理解了妈妈的心情以及对当时“我”的感受。那次对话,赋予了多年来他苦苦挣扎的“看见”,因此也赋予了他多年来痛苦的意义与存在的价值。

每个人的人生伊始就被赠予了此生最珍贵的礼物——生命。父母对于我们的意义,即是赋予了我们最初的存在。最初的我们,往往是不假思索地享受着生命。期待着、信任着母亲、父亲、兄弟姐妹们给予我们的关照,若我们获得了,就可以从中感受到自己是重要的、被爱的,然后脆弱的我们得以心安,可以心安理得地接受照顾,可以心安理得地去探索周边的世界。若是婴儿急切的呼叫等不来爱的关照,焦虑得不到安抚,我们的心中也许就会升起对自身生命安全性的疑惑,于是注意力更多会放在保护自己或获取他人关注。

在依恋理论里,把父母(或重要抚养者)在生命早期为我们建构的场域,称之为安全基地。它意味着我们相信自己在面临恐惧、焦虑时,可以退回到抚养者的身边,他们能够及时给予我们保护和帮助,作为我们暂时的避难所。“看见”我们的脆弱与不安,守护我们的好奇与渴望,如此安全感的建立,是探索生命意义的基础。渐渐地,渐渐地,我们观察着母亲、父亲、家庭其他成员的神情、语态,与之互动,并与他们融为一体,看着他们的生活,得出我们认为的他人生命的意义,得出我们对生命中出现过的每个角色(母亲、父亲、兄弟姐妹、外公外婆、爷爷奶奶等等)的概念,我们在心里为每个角色建了一个模型,于是,我们生命中那些重要的人就此永远地驻扎在心中,紧密地和“我”相连在一起。我们开始学会用他人的眼光来看自己。

再慢慢地,我们可以独立行走、玩耍、体验更广阔的天地,从与他人的互动中感受着小小的“ 我”的存在。送给妈妈一张画,给爸爸捶捶背,“ 我”也开始给予,“ 我”有喜好也开始选择如何去享受生命。与此同时,我们会不可避免地受周边人和事的影响:“ 我”需要去上学,“ 我”有“ 我”的责任和角色,他人的评价、道德、规则、法律约束着我们的行动,从与他人的冲突中“ 我”强烈地感受到了“ 我”的存在,意识到了自己与他人是不同的个体,尊重自己也尊重他人的生命存在。于是,我们对生命的激情有了方向,也许有时放在了发展、拓宽、表现自己的个性上,也许有时放在了放弃个性、融于更大的一个集体中。我们一直探索着“我”的生命意义可以如何存在。有时,我们会感到痛苦和困惑,似乎感觉在他人和自己眼中,有两个“我”存在,而自我的领悟和边界,就是在这样一次又一次的探索和碰撞中,逐渐清晰。我们学会用更丰富的视角去看见自己。

对生命意义的探索,是一场英雄之旅,一路风浪,有悲伤、也有欢喜。

欧文·亚隆的作品中有一位因丧失伴侣而沉浸回忆、避开一切生活和社交的女士,他对她说:“既然生命的旅途终会结束,为什么不投入地去生活呢?为什么不交些朋友,对任何人产生一点兴趣呢?”对于死亡的焦虑,也许我们不仅需要心灵的安全、安慰,也需要去投入生活的指引。

存在主义认为生命本身并不存在一个显而易见的意义,而我们正是在忍受无意义的同时、依然继续生存,执着地为探索意义而追寻。依然尝试在这个广袤的世界中看见一个独一无二的“我”,这些都是这趟英雄之旅,收获的独有的风景。正如罗曼罗兰说,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在这个春暖花开的日子里,校园里绽放的郁金香、逐渐青葱的草地,都给我们带来了万物复苏、生命的气息。今天是植树节,让我们一起植一颗梦想的种子在心中,看见自己,懂得存在的意义,活出生命的精彩。

最后,让我们不妨乘着春风,向一直认真忙碌生活的自己,发出一个邀请,给自己留出一些时间,有意识地为此刻停留一会儿

你可以花几分钟的时间,关注一下自己的呼吸,感受一呼一吸之间,空气在自己身体里的流动,以及随着呼吸自己的身体在慢慢放松、安定下来。

你也可以在现实生活的一些瞬间,稍作停留。你注意到校园里变化的风景了吗,春色如许,油菜花、郁金香不断地争相开放。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曾经听到过“花瓣、叶子掉落时,接触地面的声音”。

这个声音很微小,如果不是我们全神贯注地听,它会淹没在行色匆匆的脚步、喧闹的车流之中。而假如,我们带着好奇、珍惜的心态去倾听,往往是可以听到的。花朵和叶子,每年只有这样的一次机会,以这样的方式接触大地,这样的碰触,一年往往也只有一次,这也是生命的另一种触碰。

你“看见”、“听见”它了吗?

文字编辑:林莹、丁汝楠

文字审稿:梁社红

图片来源:网络

作者简介:林莹,女,伦敦国王学院心理学理学学士,浙江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实习心理咨询师。曾接受认知行为取向治疗专业培训,现接受中心李娟老师督导。

推荐阅读:

欧文·亚隆 《妈妈及生命的意义》《直视骄阳》

保罗·沃黑赫《身份》

孟祥寒 李强. 当谈论死亡时,我们究竟在谈论什么?https://mp.weixin.qq.com/s?_biz=MzIwNDc4NzEzNQ==&mid=2247485000&idx=1&sn=26d53d469d6b68a21bc7902ea5cd9b44&chksm=973b9a98a04c138ee9de04c8779e571beb59ffef36bd52b543ee8ed7f1ff0ff0bf19e0505b23&mpshare=1&scene=23&srcid=0306gTDQMYLFtqaVPNmIrzTL&sharersharetime=1615029030141&sharer_shareid=64c337c87e93bba53ecea4966df059c4%23rd

孟祥寒, 李强, 周彦榜, 王进. (2021). 恐惧管理理论的争议及其对死亡心理研究的启示. 心理科学进展, 29(3), 492-504.

吴菁.当代大学生生命观调查与生命教育研究.中国成人教育.2010

王学风. 台湾中小学的生命教育[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2(07):68.doi:10.3969/j.issn.1002-1477.2002.07.002

肖川. 生命教育的三个层次[J]. 辽宁教育, 2006, 000(003):53-55.

冯建军. 生命教育与生命统整,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