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预约快捷入口

联系方式:88982525

“与焦虑共舞,掌控自己的人生”――“5.25”心理健康教育月主题讲座圆满举行

来源:浙江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 编辑:lijuan 发布时间:2020-05-26   442

  5月25日是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日,“5•25”的谐音即为“我爱我”,提醒大学生“珍惜生命,关爱自我”。当晚浙江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主任朱婉儿教授通过在线直播的方式,面向全校师生开展“与焦虑共舞――疫情背景下的自我心理调适”心理健康教育主题讲座,并在线与同学们互动交流。本次直播在线收看超过3000人次,点赞量达72000次。

讲座伊始,校党委副书记邬小撑老师通过视频为同学们带来 “心灵寄语“,他提到总书记的讲话,“广大青年用行动证明,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是好样的,是堪当大任的!”他希望同学们能够踊跃的参与“5•25”心理健康教育月,不仅让自己养成身心健康的习惯、夯实身心健康的基础,同时还要发扬关爱精神,力所能及地去关心身边的人,打造浙江大学5•25大学生心理教育健康模式,与全国其他兄弟院校一起共进。

邬书记.jpg

疫情期间,学习环境、生活环境和人际环境都发生了改变,迷茫、焦虑可能成为影响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围绕学生在云学习方面的压力与焦虑心理以及复课复学过程中学生群体的“焦虑情绪调适与自我成长与管理”心理疏导需求,朱老师的讲座主要围绕“焦虑的概述、焦虑的无意识防御、焦虑的有意识应对”这三部分来展开,帮助学生正确对待焦虑情绪,并积极调整自身状态,化焦虑为人生动力。

开场.jpg

接下来,朱老师介结合咨询案例由浅入深、旁征博引地讲解了人类是如何利用心理防御机制来调节焦虑的。防御机制主要分为三类:原始型、神经质性以及成熟的防御机制。原始型和神经质性的防御机制虽然能处理部分焦虑,但同时也会带来负面影响,朱老师鼓励大家更多使用成熟的防御机制,比如压制、预控、利他主义、幽默和升华,其中“升华”是最为积极的一种防御机制,即把为社会不能接受的冲动的能量转化为建设性的活动能量。

在第三部分“对焦虑的有意识应对”中,朱老师推荐了一本书《应对焦虑:九种消除焦虑、恐惧和忧虑的简单方法》,结合书籍、引导示范给大家带来了应对焦虑的九个方法,包括:放松身体、放松精神思考问题从现实出发正视恐惧经常运动、呵护自己、简化生活、停止忧虑、即刻应对。

最后,朱老师鼓励大家面对焦虑要有一个“共舞”的轻松状态,把应对焦虑视作一个逐渐成长的过程,学习怎样愉快地和焦虑相处,逐渐提升让自己放松、稳定以及掌控的能力。

结尾.jpg

 

讲座的最后,开启了互动问答环节,工作人员在后台收到“匿名提问”近五十条,我们从中挑选了10个具有代表性的问题请朱老师进行回答。我们摘选了5个提问在这里一一列出:

提问1:要紧的事情总是会拖,但是无关紧要的事情却总是做的很享受,我该怎么办?

回答:会拖延的同学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完美主义;二是对做的事不喜欢。完美主义的同学要学会降低自我期望,先完成再完美;面对不喜欢的事情,则需要调动自身的主动性,将“我被迫做什么事”转换为“我愿意做什么事”。

提问2:快期末考了,在家学习应该如何端正心态积极学习?

回答:考试焦虑很常见,适度的焦虑会促使学生去重视和促进学习,正常的焦虑不需要处理,正常面对即可。如果是病理性焦虑则需要自我调节和心理咨询。但如果是焦虑障碍层面,则需要尽快去医院就医并遵医嘱服药治疗。引发考试焦虑的原因会有不同,可能是担心自己的绩点排名,也可能是因为怕被父母责骂,需要去看到焦虑背后的压力,然后去挖掘自身的学习动力。

提问3:焦虑其实很难控制的,转移注意力感觉治标不治本。如何正视心中恐惧呢?

回答:“焦虑”就像是一个不安、恐慌的情绪宝宝,转移注意力的确是治标不治本,当“焦虑”不被看见的时候,反而会“闹腾”得更加明显。需要邀请“焦虑”宝宝来进行自我对话,一层一层地了解焦虑背后的深层原因,不断探索自己,发现焦虑或许是小孩状态的“自我”面临的压力,大人状态的“自我”或许可以找到更多面对焦虑的方法。

提问4:在中学时面临比较激烈的竞争,对排名比较在意,现在上大学了,发现自己的成绩并不能排在前列,内心很焦虑,该怎么办?

回答:这样的情况挺常见的,以往我们会通过“成绩排名”来支持自己的自尊。长大之后,会发现自尊心的来源并不仅仅只有成绩,可能还会来自“仪表”、“品质”、“能力”等等。当然,可以理解同学们对于学习成绩的在乎,可以努力去学习获得成绩,但是,天外有天,山外有山,大学的知识面广,一个人很难对所有科目都很擅长。重要的是发现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而且等到将来走向社会之后,会回过头发现其实成绩并不是一件重要的事,重要的还是能力本身。

提问5:我是一个擅长倾听的人,当朋友来倾诉焦虑和压力时,我该怎么去共情?又该如何避免让自己受到他们的负面情绪的影响?因为有时候别人诉说后状态变好,我却变得不快乐了。

回答:共情最重要的第一步是能接纳焦虑情绪状态,然后去询问“怎么了,说说看发生什么了”,而不是劝慰对方“这没有什么好焦虑的”。另外,助人时要避免过度卷入,尤其是那些自己还没有处理好的伤痛问题点,如果觉察到自身的压力和悲伤,要学会及时拒绝,并鼓励对方寻求专业的帮助。心理中心目前也开通了网络心理咨询。

提问.jpg

一个半小时的精彩讲座,朱老师用生动的语言和贴近生活的事例,让在线的师生们更好的关照自我,学会与焦虑共舞!

在这个特殊的时期,学校开展了一系列“聚力同心,战疫同行”为主题的“5•25”心理健康宣传活动,通过主题讲座、“健身健心”在线课程、“正念抗压”训练、系列心理知识微课、“爱的瞬间”故事征集、“暖心战疫”心理专项等活动,让同学们能够更了解自我、接纳自己,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和心灵成长,进而爱别人,爱社会,爱祖国,“让青春在为祖国、为人民、为民族、为人类的奉献中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谱写新时代的青春之歌。


《与焦虑共舞》回看方式:登录“学在浙大”智云课堂平台(网址:http://classroom.zju.edu.cn/,PC端和移动端均可,推荐使用谷歌浏览器登录PC端),进行浙江大学统一身份认证,选择2020年5月25日第五时段的“5・25”心理健康主题讲座,观看回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