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预约快捷入口

联系方式:88982525

你真的是天生内向吗?

来源:浙江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 编辑: 发布时间:2018-05-14   113

知乎上关注“内向”这一话题的有好几千人,关于内向的人如何建立人脉,性格内向好不好,如何成长的话题讨论更是丰富。

在这个话题上,荣格心理学提出的“内向”和“外向”的概念是指,有些人会把生命力指向外部世界,致力于认识和改造外部世界;另一些人会把生命力指向内心世界,致力于了解和改变内心,但无论是内象限还是外象限都是一种自由的存在。

但其实,很多会因自己性格内向而苦恼的人,他们不愿跟人相处的背后,总是隐隐有着跟人在一起觉得累、焦虑、有压力、不享受、不自由的不适感,令他们在和人相处时很受限、很苦恼。

跟一个人在一起,总觉得应该好好表现才觉得踏实,应该掩饰自己不好的一面不被人知道。总要刻意表现与掩饰,不能乱动乱说,生怕别人发现自己哪表现得不够好,批判、嫌弃自己。

总要顾及别人怎么看怎么想,宁愿委屈自己,也要处处照顾别人的感受,尽量不给别人添麻烦……

想想就很烦,好累。

那么问题来了,这种贴粘上“内向”标签,实质隐含着某种程度的人际焦虑是怎么来的呢?

人天生是寻求与人连接,对于婴儿来说,主动发出自己的声音,要比不主动发出自己的声音更有利于生存。上帝造人的时候,一定会把出厂设置设置为最佳生存状态。

那么是谁修改了上帝的设置,将那看似被“内向”性格所困扰的人,变得在关系中那么不自在了呢?

当关系不再是滋养,而是压力的时候,人就会回避社交――趋利避害的本能。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当他有情绪时,妈妈是什么态度很重要。他带有各种情绪的样子是否被环境所允许和接纳,他的各种样子是否都可以被认可和看见的。

答案如果是没有,那么渐渐地孩子就会隐藏他不被接受的样子,回避关系。

特别是跟妈妈在一起的时候,妈妈还做了很多破坏关系的事:

忽视孩子,看不见他的需求,看不到他的委屈、难过与害怕,还会反过来告诉他应该懂事、听话、礼貌。

当孩子感觉到恐惧与无助,妈妈不会帮助他,反而会指责他笨、懒。妈妈会反复要求他,否定他,嫌弃他,让他不自在。

小孩子潜意识里就会对关系产生恐惧。

为了生存,他必须使用高焦虑来应对关系,必须小心翼翼谨慎地保证安全,好累。

久而久之,累成了一种常态,都不觉得自己在焦虑和累了。关系成了负担的一种象征。

这种累与焦虑,在与人相处的时候,就会被激活一点。

潜意识里形成了这样的印象:关系即要求;关系即评判;关系即压力。

这种感觉被带到大,所有的关系,都感受到了有某种潜在的要求和批判而感觉到有压力。

最后发现,还是跟自己呆着比较舒服。

有些被“内向”所困扰的人,如果被鼓励,被耐心,被赞扬,他就会慢慢活过来,而且还表现得很好。其实就是他已经在潜意识里酝酿了很久了,只等待着有人邀请他。

当你的内心存在一种安全的可接纳的关系时,你就能在关系里自由起来了,享受起来了。

你也可以说这是生理因素,相信后天心理的变化是会导致脑结构、神经系统等生理的变化。

但不管怎样,你都可以在今后努力让自己在关系里更开放,更受滋养。


(作者:徐川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