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预约快捷入口

联系方式:88982525

孟母三迁与认同机制

来源:浙江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 编辑:yulinxin 发布时间:2013-01-16   107

孟子小的时候,父亲早早地死去了,母亲守节没有改嫁。一开始,他们住在墓地旁边。孟子就和邻居的小孩一起学着大人跪拜、哭嚎的样子,玩起办理丧事的游戏。孟子的妈妈看到了,就皱起眉头:“不行!我不能让我的孩子住在这里了!”孟子的妈妈就带着孟子搬到市集,靠近杀猪宰羊的地方去住。到了市集,孟子又和邻居的小孩,学起商人做生意和屠宰猪羊的事。孟子的妈妈知道了,又皱皱眉头:“这个地方也不适合我的孩子居住!”于是,他们又搬家了。这一次,他们搬到了学校附近。每月夏历初一这个时候,官员到文庙,行礼跪拜,互相礼貌相待,孟子见了一一都学习记住。孟子的妈妈很满意地点着头说:“这才是我儿子应该住的地方呀!”   

后来,大家就用“孟母三迁”来表示人应该要接近好的人、事、物,才能学习到好的习惯!也说明环境能改变一个人的爱好和习惯。

 

认同是指想跟别人一样,这个人往往是他所喜欢的或敬畏的。对于孩子来说,大人往往是令他喜欢或敬畏的,所以大人会对孩子有深刻的影响。孟子的母亲小心翼翼的选择邻居,使他“近朱者赤”,是非常正确的。当代社会中,父母们尽量选择更好的学校,也是为了让孩子接受好老师或好同学的影响。认同现象无处不在,小孩子模仿大人的举手投足,穷人乐于象富人那样养狗或穿名贵衣服,年青的追星族们模仿明星的行为方式,医生的儿子喜欢玩听诊器和注射器,等等。2000年左右,周星驰风靡大陆,许多年青人都喜欢说周星驰在剧本里的经典台词:“我走了先”、“不会吧”。人们渴望具备那些自己喜欢的人身上的品质。

除了模仿那些我们喜欢的人以外,我们甚至会去模仿那些伤害过我们的人,这也许是因为人们渴望得到攻击者内在的力量。父亲小时候经常暴打儿子,儿子长大后可能变得跟父亲一样的残暴。影片《心灵捕手》中的威尔,成长于被养父虐待的环境中,成年后的威尔成为了一个暴力青年。影片《功夫》中的主角阿星,从小是一个怀有“除暴安良,拯救世界”梦想的好人,但童年时被一群大孩子打伤并侮辱的经历却改变了他,他变得无情无义,一心想加入黑帮成为一个坏人。

当深爱的亲人去世或离开之后,人会变得跟离去的亲人很象。《心理访谈》中有一个案例:一位12岁的孩子,在父亲意外车祸去世后性格有了很大的改变,他不再象以前那样顽皮,而是每天很早起床为母亲做好饭,傍晚放学之后准时回家打理家务。他已经完全不是那个年龄段孩子常见的样子,他似乎成为了父亲的复制品,父亲的行为及人格品质被认同为他内心的成分。在电影《教父》中,教父的小儿子迈克最初并不想成为黑帮成员,他的理想是成为一名职业军人,但父亲的意外受伤却改变了他的人生,他认同了父亲及他的事业,最终变成新的教父。

有时,我们会认同别人身上潜意识的心理成分。一个妻子怀疑自己的丈夫外面有了情人,经常质问丈夫“你是不是又跟那个狐狸精在一起?”丈夫被她搞得莫名其妙,后来果真去找了一个情人。这背后的心理机制是:妻子将压抑的色情愿望投射给了丈夫,而丈夫认同了它。这个妻子有意无意地驱使丈夫去实现其潜意识的愿望,这样她便能继续维持忠贞妻子的形象,缓解了其因潜意识中的出轨愿望导致的内在紧张。一个热心照顾家人的妻子,她的丈夫及孩子逐渐形成了懒散的习惯,所有的家务都由她独自来承担。妻子把内在依赖的心理投射出去,被孩子及丈夫认同了,于是就形成了照顾及被照顾的关系,这样的关系会让她觉得更熟悉和安全。一个外在看起来自信满满而内在自卑虚弱的父亲(他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虚弱),会以批评和讥讽的态度贬低他的儿子,将内在的虚弱自我投射出去以维持自体的统整,儿子认同了父亲内在的虚弱,变成了一个自卑的人。

与认同相对应的是反认同,即我们刻意地与父母不一样。正因为反认同机制的存在,有些从小被暴力虐待的人可能变得非常的仁慈,在人际关系中其攻击性被过度压抑而成为一个老好人。这些人对自己的孩子往往过度溺爱,结果导致另外的问题。反认同可能会矫枉过正,无一丝回旋余地,结果反而出现问题。一个母亲有疑病倾向,儿子对疑病十分轻蔑,结果母亲真的病了也不替她看病;一位父亲酗酒,儿子成为滴酒不沾的卫道士,孙子吸毒来对抗父亲;一位女性长期生活在凌乱的、无序的状态中,而令她反感的继母出奇的井井有条,她无法让自己保持清洁整齐,因为如果那样的话会使她觉得太像继母了。

认同也是一种防御机制,目的是保护自己。当亲人去世之后,人们感到哀伤和痛苦,通过认同把亲人在内心中进行了复制,似乎死去的亲人成为了内心的一部分而不会离开了。面对那个残暴的父亲,孩子没有力量逃避或反抗,于是他把父亲残暴的一面内化,现实的父亲在他眼里成为了一个好人,他以这种方式得到了暂时的的安全。孩子爱母亲,渴望母亲时刻在身边,当母亲不在身边时感到焦虑和害怕,于是他把母亲内化,当母亲离开时,这个内在的母亲让他觉得安全。

 

□ 文/俞林鑫